乳腺癌作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其早期筛查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然而,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乳腺癌筛查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乳腺肿瘤整合康复分会场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南林教授做出了《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策略及不足》的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会后,肿瘤瞭望就该话题采访了李南林教授。李南林教授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在乳腺癌筛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口基数庞大、资金匮乏、人力不足以及民众健康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制约着筛查工作的全面推进。他呼吁更多适龄女性重视乳腺癌筛查,同时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升筛查覆盖率,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乳腺癌作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其早期筛查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然而,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在乳腺癌筛查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乳腺肿瘤整合康复分会场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南林教授做出了《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策略及不足》的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会后,肿瘤瞭望就该话题采访了李南林教授。李南林教授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在乳腺癌筛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口基数庞大、资金匮乏、人力不足以及民众健康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制约着筛查工作的全面推进。他呼吁更多适龄女性重视乳腺癌筛查,同时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升筛查覆盖率,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
01
《肿瘤瞭望》:您认为当前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工作存在哪些主要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您有哪些具体的改进建议或策略?
李南林教授:我在此次大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分会场上带来的报告即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策略及不足》,主要阐述了我国乳腺癌筛查的现状。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筛查工作仍有不足之处,欧美国家通过早期筛查能够降低近50%的乳腺癌死亡率,但我国却未出现此类显著变化,这表明我们的筛查工作仍存有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二是早期筛查资金匮乏;三是筛查人力不足;四是适龄女性对乳腺癌筛查的重视度不够。我国民众普遍抱持“不得重病不就医”的观念,健康意识薄弱,加之宣传科普力度不足,这些都是制约筛查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我国筛查工作无法与国际接轨的关键所在。
但近年来,包括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各级卫生组织及癌症机构等在内的多方力量都已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患者未能接受筛查,而这些患者大多集中在一些落后地区。因此,我们会发现北上广等地区的诊治水平要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地区的筛查工作开展得更为出色。所以,我想借助肿瘤瞭望平台呼吁两点:一是呼吁更多适龄女性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活动;二是呼吁各级政府及社会民间组织都能贡献力量,共同推进筛查工作的落实。
02
《肿瘤瞭望》:在您看来,有效的乳腺癌筛查策略应具备哪些特点?针对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女性,如何有效推广乳腺癌筛查项目,提高筛查覆盖率?
李南林教授:刚才我谈到了中国的筛查困境,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分布非常不均匀,因此,欠发达地区的筛查力度尤为欠佳。另外,我们的筛查手段相较于国际水平也较为落后。关于筛查手段,国内外还存在一定争议,国际上公认的是钼靶筛查,其准确度较高,但中国即便是一些三甲医院也普遍缺乏高清钼靶机,因此更多依赖于超声检查。然而,超声检查的主观性较强,不同检查人员给出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超声医生的资质和能力会直接影响报告的准确性,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尽快提升的。
针对目前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首先要通过科普来改变民众的意识,其次要提高继续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具备筛查资质的教师或医生。另外,我们要将设备和技术更多地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例如,有些单位或团体已经购置了移动筛查车,能够深入到偏远地区进行实地筛查,虽然这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其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那些围观群众或意识淡薄百姓的观念。这些工作还在持续推进中,未来关于肿瘤筛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肿瘤瞭望》:未来,您认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策略应如何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国情和需求?
李南林教授: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所以我认为,国家应在更高层面采取措施,例如立法。现在如果能够将癌症筛查工作与某项非常必要的工作挂钩,那么筛查就具有了强制性。比如,现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销售得很好,普及率很高,如果在购买保险的同时为其提供筛查服务,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筛查工作的普及。
另外,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也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所以,如果各方力量能够紧密协作,未来我们的筛查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从而在筛查阶段就能发现更多的乳腺癌病例,减轻治疗的压力,节约资金。因此,虽然这项工作任重道远,但其意义重大,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够重视起来。
李南林教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委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健康科普专家
1997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长期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擅长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多项。2008年评为学校“精品课程教员”。2009年4月成为学校首批“青年英才支持计划”资助对象。2014年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国家专利13项。主编(译)论著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