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盛大召开,在乳腺癌领域,T-DXd续写传奇故事,在去年二线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挑战T-DM1成功后,其进一步针对不同转移灶、不同治疗史和不同既往病史人群进行亚组分析,展现了良好的疗效,并显示了良好的生活质量维持效果。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盛大召开,在乳腺癌领域,T-DXd续写传奇故事,在去年二线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挑战T-DM1成功后,其进一步针对不同转移灶、不同治疗史和不同既往病史人群进行亚组分析,展现了良好的疗效,并显示了良好的生活质量维持效果。对于T-DXd可能的耐药机制,DAISY研究也进行了初步分析。“肿瘤瞭望”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沈赞教授从T-DXd的一系列亚组人群分析中,探讨T-DXd的疗效及安全性表现。
肿瘤瞭望:DESTINY-Breast03研究T-DXd二线挑战T-DM1获得成功,今年ESMO进一步公布了该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请您谈谈该结果对临床实践会带来哪些影响?
沈赞教授:不久前公布的DESTINY-Breast03、04研究中T-DXd最新数据远超预期,让我们眼前一亮。DESTINY-Breast03研究中T-DXd挑战T-DM1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该研究成为全球第一个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当中,和T-DM1头对头对比并取得成功的研究。该研究入组的患者数较多,证据质量很高。研究结果显示,T-DXd与T-DM1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未达到vs 6.8个月,现有数据中T-DXd的PFS已超过25.1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接近80%,较T-DM1远远提高了在二线治疗疗效,引起了学界轰动。本次ESMO年会对该研究既往病史和治疗史进行了亚组分析,可以看到无论前序经过几线治疗、是否进行了帕妥珠单抗抗HER2治疗、是否存在内脏转移、转移程度如何,T-DXd较T-DM1均能取得明显获益。具体而言,若前序仅一线治疗,T-DXd mPFS已远超25.1个月且仍未达到;若前序经过2线及以上治疗,则mPFS为22.2个月;若前序经过3线及以上治疗,则mPFS为15.4个月。因此提示我们:第一,无论患者前序历经几次治疗,T-DXd均可继续使用,且效果要优于T-DM1;第二,好药要先用,T-DXd的用药线序要继续提前,期待其继续挑战一线治疗。
肿瘤瞭望:临床中大概会有10%~16%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脑转移,请您分析一下T-DXd在该人群中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沈赞教授: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的发生几率较高,而脑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最严重的转移灶,进展快,致命性强,因此控制乳腺癌患者的脑转移非常重要,是关系到患者能否延长生存的关键。DESTINY-Breast03研究的脑转移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确认颅内ORR率达到63.9%,完全缓解率(CR)为27.8%,mPFS 15个月,是该领域相当了不起的进步。另一项TUXEDO-1研究中,T-DXd在HER2阳性新发脑转移或者既往局部治疗进展后的脑转移患者中,颅内病灶的有效率为73.3%,mPFS 14个月,与DESTINY-Breast03数据基本一致。
本次ESMO公布的DAISY研究显示,T-DXd对HER2高表达、HER2低表达和HER2 IHC 0的晚期乳腺癌均有效。24例伴有脑转移病史的患者中:队列1,HER2高表达12例;队列2,HER2低表达10例,队列3,HER2 IHC 0 2例。总体的最佳客观反应率(BOR)为62.5%(15/24),临床获益率(CBR)为70.8%(17/24),mPFS 8.5个月。队列1、队列2、队列3中,BOR分别为91.7%vs 30%vs 50%,mPFS分别为13个月vs 4.1个月vs无法统计。从该研究的趋势可以看出,T-DXd对于脑转移患者中HER2高表达人群效果更高,然而即便患者HER2无表达,T-DXd仍然有效。
肿瘤瞭望:随着乳腺癌生存期的不断延长,患者对治疗体验、安全性等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方面T-DXd的表现如何?
沈赞教授:对于任何一个新药的上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中国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局药物评审中心(CDE)所强调的都是有效率和毒副作用两个方面。如果一个药物安全性数据非常好,即使有效率提高的不多,也会被获批。因此,对于T-DXd疗效如此优越的药物,若安全性过关的话,则临床会非常欢迎。
本次ESMO大会公布的DESTINY-Breast04研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T-DXd组的HER2低表达患者373例,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R+)患者331例。结果显示,T-DXd组较对照组(TPC组,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生活质量甚至更好。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核心30项(QLQ-C30)总体健康状况(GHS)中位到生活质量恶化的时间(mTDD)T-DXd组vs TPC组为11.4个月vs 7.5个月;疼痛症状的mTDD 16.4个月vs 6.1个月,提示T-DXd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维持时间要长得多。总体而言,除了恶心/呕吐(mTDD 5.7 vs 9.3个月)外,T-DXd组在其他各方面的生活质量都有全面提高,对延缓患者病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明确获益。
肿瘤瞭望:临床中乳腺癌的进展不可避免,请您谈谈T-DXd的耐药机制是怎样的,耐药后有哪些可选的治疗手段?
沈赞教授:一个药物在刚刚进入临床时,在其耐药方面往往仅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分析,可能只有耐药真正发生时才明白它的机制。目前DAISY研究对T-DXd的探索性分析认为其原发性耐药可能与17号染色ERBB2基因半合子缺失突变相关,SLX4突变可能诱发T-DXd继发性耐药,同时在T-DXd耐药患者中也观察到HER2表达水平的下降,但其具体的耐药机制都还需要临床进一步验证。
T-DXd耐药后是否可以选择其他药物?对于HER2阳性患者,若患者二线以前未用过T-DM1或其它抗HER2 TKI,则可以继续选择T-DM1或TKI,但疗效如何暂时无法预测,因为临床中此类情况较少,需进一步探索。对于HR+/HER2低表达患者,则可考虑内分泌治疗或单纯化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也可以考虑其他二线的化疗方案,目前PD-1抗体显示了一定的疗效,其与T-DXd联合是否可以克服耐药?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去做一些探索。
沈赞教授
香港大学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行政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兼肿瘤支持康复治疗学组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肿瘤产学研医联体常务副理事长
上海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兼秘书
上海抗癌协会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筹)
出院病人数13000余人/年,门诊量达51000余人次/年。
擅长疑难肿瘤诊治、骨转移癌和骨软组织肉瘤诊治。
发表论文SCI收录论文61篇,总影响因子150.7分。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项
2008年获上海市高级归国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
后记:为促进乳腺领域中外专家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我国乳腺癌患者的整体诊疗水平,推进乳腺癌诊疗迈向创新发展的新征程。肿瘤瞭望媒体在壬寅虎年隆重开办“共君一席话”系列栏目,该项目共分为“天涯共此时、共说此丰年、云影共徘徊、谁与共争锋、百家共争鸣”五个章节,包含中外连线、MDT会诊、热点辩论等多种形式,扫描二维码进入项目专栏,欢迎收藏此网站,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